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当下,医院成为抗击疫情的前沿阵地和主战场。广大群众在向医护人员致敬的同时,也存在不少担心:现在去医院看病是不是存在风险?有小病小恙怎么办?
今日,针对群众关心的问题,请跟小编一起到娄星区人民医院走一走、看一看,详细了解特殊时期医院为保障群众生命安全、满足群众就医需求做了哪些工作?
01筛查分离:每个关口有岗哨
体温监测是新冠肺炎疫情中筛查、排查可疑病例的一个手段。小编戴着口罩,围着娄星区人民医院走了一圈,每到一栋楼的入口处都看到有身穿隔离衣、头戴口罩帽子、手拿测温枪的医护人员“把守”,并主动上前为你测量体温,进行个人登记,真可谓是“三步一岗五步一哨”。
目前,医院门诊大厅只留一个出口和一个入口,对体温监测超过37.3℃人员或者体温异常且有疫区接触史的人员,由预检分诊人员沿着专门路线送到独立设置的发热门诊就诊。对发热患者需做CT检查的,也有专人引领、走专线做检查。对需要留观的发热病人,也是专人、专线护送到发热留观病房就诊。所以,在这里提醒广大市民,发烧患者专门门诊、专门路线,所以到医院就诊请放心。
医院左侧大门(老门诊楼)为孕产妇设立了专用绿色通道,门口安排导诊护士测量体温,进行预检分诊后,再由专用绿色通道进入产科门诊三楼安全产检。
02环境消毒:角角落落不放过
据小编了解到,疫情期间,医院对人群流动较大环境,提高了消杀溶剂浓度,扩大了消杀区域范围,每个角落都不放过。在门诊大厅、预检分诊、发热门诊、住院病房等区域加强了消杀频次。
另外,医院邀请了娄星区蓝天救援队对全院进行了全方位的防疫消毒,并利用75%酒精或含氯消毒剂对发热门诊、急诊、电梯、医疗废物暂存处等重点部位和公共区域的门帘、电梯按钮、楼梯楼道扶手、就诊椅等高频接触点进行定时消毒,确保消毒杀菌工作落到实处。
03一人一诊,保持有效距离
门诊诊区内,由导诊引导,严格做到一人一诊一室,就诊后及时消毒;公共区域内,工作人员时刻提醒大家保持有效距离。
04施行全封闭的病房管理
小编想前往病房打探一下,却被病房关闭的大门挡在了门外。小编隔门咨询了“美小护”才知道:各病区陪护需凭陪护证出入,一律谢绝探视。住院患者原则上不得离开病房,接受检验、检查等特殊情况实行检查预约,由医务人员统一安排。“陪护证”持有人员相对固定,进入病房需再次进行体温检测和登记排查,万一陪护人员出现发热,立即引导其到发热门诊就诊。
05食堂管理更贴心
根据疫情防控需要,避免院内医患交叉感染,取消现场就餐,实行全员订餐下送分餐制。护士长负责本科室和患者订餐统计,再由科室护士分餐到床头,尽可能保障患者及前线员工吃上营养搭配的热饭热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