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未出就出发,日落后才归来,这是娄星区“健康快车”日常的工作写照,跟随健康快车走遍娄星区山山水水的,总是健康快车小分队的队员们,在这群白衣卫士中,有一个阳光帅气的身影默默随行,他就是检验科的苏骥。
同往常一样,早晨5:30起床,简单洗漱,苏骥就急急忙忙赶往医院,6点前到达医院,迅速吃完早餐,6点20分,他与其他同事一起迎着晨曦赶往村里。7点刚过,他们抵达石井镇的一处村部,7点半不到,还没完全调试好检验设备的苏骥就开始接到体检对象递过来的尿液。一边调试设备一边接收样品,苏骥不慌不忙,游刃有余。
“来健康快车三年多,1000多天,已经熟练了,也习惯了,最多的一天来了400多人体检,都挺过来了。” 苏骥一边检验一边说道。
有一天,体检的人特别多,快中午十二点还排着长队,一位70多岁的老人突然脸色苍白,走路踉跄,苏骥赶紧跑过去扶她坐下来,得知她一直空腹,建议她先喝口水,或者先去领早餐,但老人家坚持没吃,苏骥不放心中间又去了两次看她情况,待老人家恢复体力才离开,做完检查后,老人家专门找到苏骥反复感谢,谢谢他的关心。
工作中,除了甜,更多的时候酸、辣和苦。苏骥做的是检验工作,考虑到体检对象大多数是老人,他和同事决定将工作地点设在厕所旁边,近到不足一米的距离,冬天稍微好一点,夏天就难受了,他一方面要忍受厕所传来的阵阵恶臭,还要忍受40多度的高温,不能开风扇和空调,因为风随时会把尿液样品吹翻;同时还得经常站着,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,一天下来,反复出汗,全身湿透,身心疲惫,基本天天处在中暑边缘。冬天寒冷的时候,气温甚至在零度以下,有些村电压不稳定,连烤火电器都用不了,只能挨冻,冻疮长了又长。就这样,凭着一股子拼劲和不服输的劲头,苏骥硬是坚持了下来,这一坚持就是三年多。
“做检验这一行的,做久了对味道也习惯了,还好平常都时刻带着口罩,主要是高温和久站受不了,幸好还有我的搭档赵灵,我们两个轮着来,互相支持,不然撑不住,站着一天下来全身都是酸痛。” 苏骥无奈地说。
实际上,苏骥也是快乐的,他说主要和健康快车的其他小伙伴们在一起再累也很开心,每天过的很充实,每天都感受到大家的关心,感受到团队的凝聚力,也学到了很多在科室没有学到的东西,让他考虑问题更加全面,也让他更细心,更重要的是,很乐意听到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的一声声道谢的话语。
“每次听到那些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一声声感谢,看到一张张笑脸我的心就觉得非常温暖,感觉一点都不辛苦,值!”